首先,穿戴設備可能成為智能手機的延伸。
目前,管理個人健康紀錄的App,看起來最能與貼身的穿戴設備結合。與Galaxy Gear及Pebble合作的健康管理程序App RunKeeper首席執行官杰森-雅各(Jason Jacobs)接受《科技評論》采訪時表示,穿戴設備出現了,使用者可以安心把手機放在口袋,把穿戴設備當作遠程遙控設備,所以相關APP開發也會朝類似 的使用經驗思考,穿戴設備搭載的App并不會取代手機上的App。
但新設備也有局限,它考驗著程序設計師的能力。RunKeepr首席Android開發工程師亞當-史卓德(Adam Stoud)認為,智能手表的屏幕過小,只適合顯示信息,不適合太繁雜的互動操作。但是,智能表的特性,例如可內建感應器,卻是有趣、且可以觀察的方向。
盡管新設備受到限制,但也激發開發者跳出框架來思考。以提供信息儲存服務的Pocket來說,原本它是讓使用者能跨手機、電腦等設備,收藏網絡 上的文章和視頻。聽起來,很難把這樣復雜的信息收藏服務完全擠進手腕上的小屏幕,但Pocket卻轉了個彎,搶攻“文字轉語音(text-to- speech)”服務,讓使用者能通過智能表,把原先“看”文章的動作、轉成“聽”。
“在這行工作,最美麗的地方是,我們實際上不在乎哪一個設備型態最后取得市場勝利。”雅各說。只要一個聰明的APP,或許就能讓人們產生擁有穿戴設備的欲望。